这是中国教育报刊社·人民教育家研究院旗下“幼儿100(教师版)杂志”微信的第350篇文章。
欢迎大家加入QQ交流群【325425194】。我们期待与您探讨、碰撞出更多与幼儿教育相关的话题
【文章出自《幼儿100》2015年3月刊,尊重原创是一种态度,转载请务必联系后台】
蕾蕾六岁了,思路清晰,口齿伶俐,朗诵、讲故事、演讲样样都很擅长,大伙儿都夸她有语言天分。我却说并不是蕾蕾有特别的智商,只是我抓住了蕾蕾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,用正确的阅读策略开发了她的语言智商。
买书前,要了解孩子
根据孩子语言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来买书。孩子从牙牙学语到进入小学正式学习汉语,要经历两个关键期:一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,通常在2-3岁,此时可以通过成人与孩子进行简短的对话、讲故事或听录音磁带来刺激大脑皮层语言区的发育;二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,通常在4-6岁,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是从幼儿园的中班开始。由于学前期孩子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,抽象逻辑思维也开始萌芽,这些就决定给幼儿的读物,应该以情节画面为主,配有适当的文字,让孩子的阅读活动逐步地从画面到文字符号过渡。
一开始没有经验,我买了许多白底黑字的经典童话书,如《安徒生童话》《格林童话》等,可蕾蕾并不喜欢。后来我调整了方向,和她妈妈一起带着她逛报刊亭、儿童书店,先让她随便翻阅,找她喜欢的图书,再购买。我们发现每次她都是找图画配少量文字的图书来阅读,这充分印证了孩子阅读的阶段性特点。
根据孩子的特点来买书。有的孩子胆子小,家长可以选择一些心理训练的游戏书;有的孩子观察能力薄弱,家长可以选择“看一看,找错误”等游戏书;有的孩子精细动作能力发展不协调,家长可以买点橡皮泥和剪纸等手工制作的书……
需要一提的是,在阅读过程中,家长不要过分地强调孩子的性别。有的家长只给男孩买兵器类的图书,只给女孩买童话故事,换装类、芭比娃娃类的玩具,这是不可取的。不同的图书对应不同的能力培养。有研究证实,在丰富阅读环境下成长的孩子,大脑皮层上的各功能区都能较充分的发育,而单一阅读,会导致孩子大脑的各功能区发育参差不齐。
阅读前,做足准备
在蕾蕾阅读之前,我先把她选择的读物用心地通读一遍,目的当然是多重的。摆在第一位的是感受阅读的快乐,然后考虑该怎么样把这种快乐最大限度地带给蕾蕾。摆在第二位的是将读物中的内容进行阐发,考虑怎么才能将学习内容和蕾蕾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,增加她的亲近感。第三则是思考该怎么转化阅读的形式,让阅读过程显得更有趣好玩,而又不会给蕾蕾带来太多脑力负担。这一步很重要,为了做好提前准备,我甚至还去借阅过幼师的教案,观摩她们的教学过程,一步一步地调整自己的思维,尽量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来引导阅读。
开始我只是单纯地给蕾蕾念故事,蕾蕾的兴趣只能维持两三分钟,注意力很容易会被分散。后来我受电台广播的启发,开始声情并茂地朗读:语速放慢,表情要夸张和丰富。如念到某个动物的时候,就要先模拟该动物的叫声,让蕾蕾也跟着一起发声,蕾蕾特别开心,边叫边咯咯地笑。而遇到悬疑和紧张处就要停顿下来,制造一种紧张气氛,蕾蕾往往瞪大眼睛,全神贯注。再后来,我学会了一种“参与式教学法”,就是全家人一起扮演故事的角色。为了更逼真再现故事的人物,我们在网上还购买了一些道具,蜘蛛侠、芭比娃娃、小军服、舞蹈服等大概有二十多套,帽子、塑料首饰、珠花等配件不计其数。我们甚至还邀请客人一起加入我们家的故事会活动。这些活动一玩就是半个小时,全程大家都乐呵呵的,蕾蕾也学会了故事以外的东西,比如装扮自己、与人合作、即兴发挥等。
科学地指导孩子阅读
以孩子现有知识为基点,在阅读中提问,加深理解。对孩子来说,阅读时更喜欢有成人的陪伴,所以我和蕾蕾妈妈总会轮流陪伴她阅读。这种分工是必要的,让孩子能感受到不同的阅读风格。阅读时,不仅让蕾蕾听故事,更要提醒她认真看画面,为了提高她的注意力,可以边讲边问:“小兔子要去找它的好伙伴一起玩耍,你看,它的朋友是谁呀?”当蕾蕾通过看画面说出了正确答案:“乌龟。”我会接着问道:“乌龟壳是什么颜色啊?”“你摸过乌龟壳吗?是软的还是硬的呀?”如果家里有养乌龟,那么更方便孩子观察实物。这些问题都是引导孩子把注意力高度聚焦于故事。此外,还可以采用视觉、听觉、触觉、味觉和嗅觉等多感官输入,加深孩子对事物的理解。
启发孩子思考,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在陪伴蕾蕾阅读的过程中,我总结出了一个好经验,那就是不直接给答案,先让蕾蕾给出她的理解。比如,在讲《森林里的狂欢节》时,我就先念开头的一段,当讲到“小狗皮皮吃过晚饭后,一溜烟地跑进了森林”时,我突然停止,随后问蕾蕾:“你猜,小狗皮皮看到了什么?”“我不知道。爸爸,你快讲!”蕾蕾扯了扯我的衣袖。我立刻意识到了蕾蕾回答这个问题有难度,就进一步分解问题:“你去过动物园了,那你想想,森林里会有哪些小动物呀?”“呃,有猴子、黑熊、兔子和斑马。”蕾蕾答得飞快。“你觉得谁会跳舞?”“兔子,它会蹦蹦跳跳!”“谁会唱歌?”“是叽叽喳喳的小鸟。”其实这些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,不过是刺激孩子更为深入地参与阅读。然后,我会将故事念完,并且告诉她:“刚才你给我讲了一个故事,我也给你念了一个故事,虽然不太一样,但我们都觉得很有趣,对不对?”
引导孩子复述故事,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。阅读完一个故事,我会请蕾蕾再复述一遍,起初她讲的故事基本看不出主线,有时只有一两句,语言支离破碎;有时前后颠倒,没有逻辑顺序;有时有头无尾。但我们都鼓励她,在她需要的时候给她一些提示或补充,帮助她尽量地将一个故事讲述完整。有时我们还会鼓励她将那些讲得比较顺溜的故事,讲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和亲友听,这些都成功地激发了蕾蕾口头表达的兴趣,激发了她的阅读兴趣,同时她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