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班宝宝初成长 中秋佳节共分享
送走了烈日炎炎的八月,我们踏入了秋高气爽的九月。
九月的天空,格外的高;九月的天气
,格外的爽;九月的风儿,格外的柔;九月的大地,绿意依然
。
九月,没有七八月的炎热,少了寒冬的刺骨,温驯而和煦。
在如此平和而又安详的九月里我们又迎来了一批小小的身影,他们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的怀抱,带着响亮的哭声与轻快的步伐踏进了幼儿园的大
门。
此时的幼儿园里充满着各种哭着喊着找妈妈、要回家的声音,纵使我们使尽浑身解数,连哄带骗,却也总有几个小朋友根本不吃这一套,依旧“哭声嘹亮”,当然也有几个很淡定的小朋友,不管别人怎么哭,自己该怎么玩还怎么玩,仿佛自动屏蔽了外界的声音一样。
但值得欣慰的是,在入园的两周内大部分小朋友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,从来时的哭闹到现在能够主动与家长再见;从搂着爸爸妈妈不撒手到现在能够自己走进幼儿园,这里记录着他们许许多多的第一次。
第一次问“老师好”,
第一次认识陌生的朋友,
第一次自己去厕所大小便。
第一次自己擦屁股。
第一次排好队,
第一次听老师讲故事,
第一次在幼儿园自己吃饭,
第一次自己睡觉。
第一次穿上小军装,学习稍息立正和敬礼......
看着一个个穿上军装的小身影,仿佛一下子长大了不少。
太多的第一次,太多的成长与进步!
伴随着稚嫩的声音,孩子们学习着入园后的第一首儿歌《中秋节》,与老师、小朋友共同迎接中秋佳节的到来。
中秋节,月光光,
我们一起看月亮,
月儿圆,月儿亮,
月饼甜呀月饼香,
吃月饼呀看月亮,
说说笑笑心痒痒。
可爱的孩子们手舞足蹈地表演着,为自己的表现骄傲着。
通过一个朗朗上口的儿歌,让孩子们知道了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,在这一天里大家都有吃月饼的习俗,而且还会和家人一起看圆圆的月亮,表达全家人团圆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心情。
为什么要吃月饼呢?因为月饼的形状是圆圆的,表达着人们美好的憧憬和与家人团圆的愿望,所以有着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。
于是我们决定与托班宝宝们共同动手制作一个圆圆的月饼。
既然是圆圆的月饼,那就要求小朋友们要团出一个圆圆的球,然后轻轻按压,最后做上花纹后,圆圆的月饼就完成啦!
在制作过程中,看似简单的团球动作,有的小朋友却被难倒了,不一会,孩子们做粗了扁扁的月饼,长长的月饼,椭圆形的月饼......
各种形态的“月饼”展现在眼前,却也是一番别致的景象。
虽然孩子们的作品与老师的要求有些距离,但是看到孩子们认真的表情与动作,此刻我们的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,因为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一点一滴的变化,一步一步的迈进。
当老师说,我们可以吧做好的“月饼”带回家给爸爸妈妈时,孩子们高兴的拍手叫好,他们一定是迫不及待的想要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家长看看呢!
当然了,老师们也准备了好吃的月饼送给小朋友们,离园时孩子们带着自己的作品与月饼高高兴兴地扑向了家长的怀抱,并把自己的月饼交给了家长,与家长共同品尝。
在本次活动中,孩子们通过儿歌简单了解了中秋节的习俗,在手工制作中锻炼了孩子们的手部动作,让孩子们初步形成感恩的心,能够把最好的东西先送给父母品尝。
月是美好的,因为它牵引着数代人的美好遐想;月是甜蜜的,因为它让孩子们吃到了让人垂涎三尺的月饼;月是可爱的,因为它总是在中秋夜里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闪浮一现。
值此中秋佳节到来之际,祝所有的小朋友与家长们中秋快乐,阖家团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