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有手机的童年
今天,我收到了CKDP的游戏征集令,突然一下子就回忆起了儿时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做游戏时的快乐时光。我想了想,现在的孩子们虽然生活在物质条件比我们儿时优越的时代,但是他们却没有我们儿时那么快乐。记得在那时还没有电视机,没有手机,什么电子产品都没有的时代,我们每天吃过晚饭以后,就会跑到院子里和小伙伴们玩起了捉迷藏、躲猫猫、猴子捞月、过家家、拜天地等的游戏。我们每天都会玩得不亦乐乎,直到父母来找我们,让我们回家睡觉,这才依依不舍的跟父母回家。
周末在打猪草的草地上,我们也可以尽情的玩游戏。比如说我们会抽一些狗尾巴草编织出一只又一只漂亮可爱的小狗,比一比谁编织出来的小狗最漂亮最可爱。我们还可以指挥小狗打架,看看谁编织的小狗战斗力最强。与此同时,我们还会看看谁更有眼光找到一棵韧性更强的小草,利用这根强韧性的小草互缠在一起打草牛。我们会互相用力拉扯对方的小草,看看谁的小草最有耐力,如果谁的小草先断谁就输了。我们还可以躺在草地上,比一比谁滚草地滚得更远、更快。
从周一到周五是我们上学的时间,这也是我们最开心的事了。在学校里,我们有更多的小伙伴,我们玩的游戏也就更好玩、更有趣、更有意思了。每每听到下课铃,同学们就会蜂涌出教室大门,来到宽敞的操场上,找到一块最平整的有利地势,呼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过来开始做游戏。有跳皮筋的、跳海的、踢沙包的、抓子的、跳高的、跳绳的、弹跳珠的、打三角板、打四角板的、打鸡儿棒的、滚铁环的、撞拐的(单腿抬脚打架的)、踩影子的、老鹰捉小鸡的、丢手绢的、跳马的、拔河的、蒙眼捉人的、拍皮球的、抽陀螺的、踢毽子的、飞纸飞机的、弹弓打小鸟的、翻花绳的、挑棍的、用手和脚玩石头剪刀布的、用线子编辫子的、吹泡泡的(先用洗粉水放在瓶子里,在路边抽一节小草当管子)、骑马比赛的(用棍子当马,两腿跨在棍子上,互相奔跑,看谁骑马跑得最快)、纸手枪打仗的、玩竹筒枪比赛的(用纸在嘴里嚼碎后放在竹筒里,用一棵小棒用力推出去,看谁射得又远又准)、折纸船的、踩高跷的、斗木老虎的……冬天我们还玩挤油渣、跳竹竿舞等等的游戏。课间十分钟真的太短太短,我们都还没能玩尽兴,上课铃声就响了。我们恋恋不舍地走回教室,于是教室里又响起了阵阵读书声。
反观当今大数据时代,一人一部手机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家常便饭,手机也成为了孩子们必不可少的用品。随处可见的不再是孩子们在操场上快乐地玩着游戏,而是每个孩子低着头玩着手里的手机。在他们的童年里,不再充斥着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的快乐,而是被王者荣耀、英雄联盟,和平精英等各类手游填满了他们的生活。尽管这一类手游开启了未成年防沉迷系统,也阻止不了他们对游戏的沉迷,千方百计的设法玩游戏。在这一个过程中,手机严重的影响到了孩子们正常的生活。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,荒废了学业,也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。与此同时,一些传统的儿时游戏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,虚拟化世界也越来越明显,许多孩子受其影响,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的被扭曲,使孩子们纯洁的心灵受到了污染。因此,作为家长就需要做出相应的教育,减少孩子们对网络游戏的依赖,保留住孩子们拥有一颗童真的心,并且大力提倡孩子们玩传统游戏,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欢声笑语而不是被虚拟游戏所替代。亦或者可以在空闲时间多带孩子出去走走,体验一下外面的世界,拓展孩子的视野,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心。总而言之,让孩子远离手机,保持一颗纯真的心,拥有一个有趣快乐的童年。